
输送带
头豹研究院:2025年焦炉煤气市场规模预测及竞争格局分析
发布时间:2025-04-29 12:58:39
焦炉煤气是焦炭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能被综合利用的副产品。通常来说,1t
焦炉煤气是焦炭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能被综合利用的副产品。通常来说,1t煤大致可产生0.63~0.77t焦炭,并且产225~250m3的焦炉煤气。中国焦炭产地分布十分广阔,除个别省份如海南等均有产焦,年产量均在1.50×106t以上。其中,山西、河北、陕西、山东与内蒙古等地的年产量均在3×107t以上。中国的焦化企业高达600多家,年产1×106t以上有200多家,分布在中国28个区域。它是页岩气( 四川、重庆等地) 、煤层气( 山西地区) 与煤制气( 新疆、内蒙古等地) 等气源种类所不能企及的。2022年中国焦炭产量约4.73亿吨,而1吨焦炭的生产则大概产生430m3的焦炉煤气,由此可知2022年中国生产大约2034亿m3的焦炉煤气。根据2022年每一立方米焦炉煤气1.69元的价格计算,2022年中国焦炉煤气市场规模为3440.46亿元。2023年预计焦炭新增产能约3800万吨,淘汰落后产能约2700万吨,年内净增约1100万吨,预计全年焦炭产量(不含兰炭)4.25亿吨同比去年增长2%。
焦炉煤气中大约含55%(体积)H2和25%(体积)CH4,直接燃烧将导致非常严重的氢资源浪费。工业上氢气生产能耗高,投资大。如果能将焦炉煤气中氢直接利用或者间接用于下游化工生产的全部过程,将会大幅度降低系统的复杂程度,提高生产系统的经济性,焦炉煤气会获得更高的附加值。焦化和煤化工逐步向大型化、多样化发展。焦炉煤气制甲醇技术相对成熟,而且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比煤制甲醇每t产品低1100~1200元,比天然气制甲醇每t产品低800~1000元。中国焦炉煤气制甲醇产能达1021×104t。2022年,煤焦钢市场呈现结构性偏紧的格局,产业链利润差异较大,钢厂、焦企利润均处于近年来低位。上半年,焦炭市场行情波动较大,春节后焦炭连续提涨六轮,四月焦炭价格突破4000元/吨,为2022年峰值;进入下半年,整体行情一直呈下降趋势,并处在小幅震荡的波动周期,价格在2500元/吨-3000元/吨之间徘徊。纵观全年,钢材市场呈现“供给减量、需求偏弱、库存上升、价格下降、收入减少、利润下滑”的运行状态趋势,整个钢铁行业持续低迷,而钢企主要钢铁产品毛利率一下子就下降,销量同比减少,盈利水平显而易见地下降,下游钢材消费下滑,对焦炭需求持续收缩,同时焦煤价格持续在高位运行,其涨幅远大于焦炭价格的涨幅,焦炭价格同比虽在高位运行,但成本上升过快,利润同比减少。
未来焦化行业将加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强化联合和共享,完善和提升焦化园区内产业集群和公共服务功能。焦化企业需充分的发挥焦炉煤气富氢特性,有序推进氢能发展利用,大胆探索实践焦化产品多元化、分质化等路径,差异化发展冶金焦、铸造焦、气化焦、民用清洁焦、滤料等多元产品。预计到2025年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的发展格局,中国铁路和水路货运量比2020年分别增长10%和12%左右,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沿海主要港口利用疏港铁路、水路、封闭式皮带廊道、新能源汽车运输大宗货物的比例力争达到80%;晋陕蒙煤炭主产区大型工矿企业中长距离运输(运距500公里以上)的煤炭和焦炭中,铁路运输比例达到90%。大宗货物交通运输更为便利,有利于焦化行业和焦炉煤气行业规模发展扩大。预计到2025年,中国完成5.3亿吨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燃煤锅炉全面实现超低排放。当前中国4.3米焦炉在产产能约1.12亿吨,占中国焦化产能20%左右,根据“十四五”规划要求,落后产能将逐步置换淘汰,焦炉煤气的利用将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双碳”目标下,在中国宏观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可促进焦化行业产业体系的逐步优化升级。但同时面对当前焦化产能过剩的压力,焦化行业短期内或将持续震荡运行。预计未来中国焦炭的产量将保持小幅度波动,焦炉煤气产量也将随着焦炭的产量变化上下波动,但焦炉煤气行业会产生更高的附加值。
焦炉煤气是煤焦化行业的副产品,中国煤焦化行业呈现出以钢铁联合煤焦化企业和独立煤焦化企业一同存在的竞争格局。中国焦化产能有约三分之一为钢企自身配套,约三分之二为独立焦化企业。钢铁联合煤焦化企业一般受到各地环保容量限制,并且产业链延伸程度较低,炼焦副产品如煤焦油、焦炉煤气等深加工程度不高,导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因此煤焦化行业产能扩张推动不足。独立煤焦化企业向钢铁企业和其他冶炼企业销售焦炭产品,其竞争力大多数表现在炼焦副产品的加工和焦炉气的综合循环利用。对于独立煤焦化企业来说,丰富的产品结构和较长的产业链是其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产品结构越丰富、产业链越长、焦炉煤气利用附加值越高的焦化企业,竞争优势越明显。当前中国煤焦化行业基本形成以鞍钢、中钢等多个钢铁企业配套煤焦化和山西焦化、陕西黑猫、美锦能源等独立煤焦化企业为主体,中小煤焦化企业并存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美锦能源当前拥有715万吨/年焦炭在产产能,主要为标准一级焦炭,是中国最大的独立商品焦生产商之一,是山西省焦炭生产商中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主要生产优质顶装一级冶金焦,2022年销售焦炭543.27万吨;已投产中国最先进的JNX3-7.65-18型顶装7.65米焦炉,该型号焦炉产能385万吨/年。该公司现在存在焦炉产能、炉型、工艺装备、产品质量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已由传统能源向氢能源转型升级,氢能产业与煤焦化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双轮驱动的发展的策略。美锦能源副产品焦炉煤气中富含氢气55%左右,且拥有四大煤矿,产能630万吨/年,2022年精煤产量293.89万吨,其中汾西太岳104.33万吨、东于煤业114.27万吨、锦富煤业75.29万吨,率先在中国构建“煤-焦-气-化-氢”绿色低碳产业链,形成循环经济优势。充分的利用焦炉煤气产氢气的成本优势,积极探索氢能产业链创新发展模式,完善氢能产业链布局,推广氢能重卡应用,拓展氢能应用场景,美锦能源作为总实力较强的大型煤焦气化联合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中国钢铁工业能源消耗约占全国工业总能耗的15%;废气排放量占工业排放总量的26%;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炼焦行业是中国煤炭消费第二大行业。2022年中国全年原煤产量45.6亿吨,同比上涨10.5%,原煤进口29320万吨,同比下降9.2%,焦炭产量约为4.7亿吨,同比增长1.3%。炼焦过程是高耗能、高排放(二氧化碳)产业。中国要求“十四五”期间,领先水平焦炉产能比应高于70%,重点区域内企业应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20%以上;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降低5%以上。焦炉煤气是炼焦过程的主要化学品之一,是煤干馏后,脱除焦油雾、萘、苯、含硫杂质的清洁气体混合物,每公斤煤在焦炉内经高温干馏后可产生0.30~0.35 Nm3焦炉煤气。按现有焦炭产能估算,中国焦炉煤气产量近2000亿Nm3,在中国,钢铁联合企业大多数都是将这些混合气体作为燃料使用,独立焦化企业则大多数都用在甲醇等化学品合成。精脱硫后的清洁煤气,最早是作为民用燃料。由于天然气、石油等资源匮乏,加上煤气中的一氧化碳有一定危险性,焦炉煤气作为民用燃料正在有序退出。焦炉煤气清洁化利用符合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的策略,对中国的能源战略有重要意义,经脱硫、脱氰后,不但更加清洁环保,而且其热值更高。对中国大型炼焦企业,利用焦炉煤气生产高的附加价值的化工产品是确保焦化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有效方式,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碳减排的角度看,通过炼焦方式得到的氢气虽然是清洁燃料,但焦炉在加热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从这种途径获得氢能并不经济,因此,目前都是利用氢气和一氧化碳反应得到甲醇,然后再进一步加长碳链得到其他有机化学品。优化钢铁公司制作工艺,实现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的科学合理使用,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焦炉煤气多联产集成已成为中国清洁能源利用研究的新方向。钢铁行业目前存在着高能耗、高碳化的问题,优化钢铁行业的用能结构,钢铁行业应实现由使用含碳量极高的煤炭逐渐转化为使用副产煤气到使用天然气,直至使用氢气这一清洁能源
特朗普若罢免鲍威尔,就动了美元的根基,美联储丧失独立性是推倒美元霸权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副院长王在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特朗普宣称罢免鲍威尔,迅速向市场传递一个美元要“完蛋”的信号,引起金融市场恐慌。
【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名单出炉】 世界泳联在官网公布跳水世界杯总决赛中国队名单,5位巴黎奥运会冠军领衔“梦之队”亮相“水立方”。其中,全红婵和陈芋汐不仅将在单人10米台延续“巅峰对决”,两人还将捍卫双人10米台的统治地位。总决赛将于5月2日至4日举行。#梦之队全主力出战跳水世界杯 #全红婵冲击全满贯
医生肖飞出轨多名女同事一手消息(扬子晚报) #热点 #新闻 #医生 #婚姻 #夫妻
山西“10岁男孩被生母继父虐死”案发728天宣判:孩子生母被判无期、继父被判死刑
极目新闻记者从当地官方获悉,28日该案在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王某某被判死刑,被告人谢某某被判无期徒刑。
“生母继父杀子案”发生2年后:邻居称孩子外婆曾几月不出门,男孩生前常被“管教”
2023年5月,发生在山西运城临猗县的“生母继父杀子案”引发舆论哗然。令人咋舌的是,这起惨剧背后的嫌疑犯,却是乔乔的亲生母亲谢某某和继父王某某。
跟美国交手两个多月,中方开始复盘:跟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引发美国一系列负面反应不同,我们对美国的反制,大多都伤及美方根本,而我们几乎没什么损失。
头豹科技(中文简称“头豹”,英文简称“LeadLeo”)正式成立于2018年,是中国领先的行企研究原创内容平台和中国首家数字化研究服务提供商。